![]() ![]() |
|
||||||
![]() |
「轉化作貢獻」研討會匯聚了本港、內地與海外的社會服務組織,一同探討「朋輩支援服務」的發展和可能性,並進行服務分享和交流,讓大眾對朋輩支援服務有更深入的認識。 |
|
||||||
![]() |
The Former North Kowloon Magistracy (a Grade 2 historic building) will be converted into the "NK Future" by The Society of Rehabilitation and Crime Prevention, Hong Kong. The project will set up a universal judicial education centre to continue the judicial spirit and traditions of the Magistracy. It will also use the building as a starting point to connect the communities with heritage assets of the district, linking up traditional and new cultural resources so as to promote local culture and creative arts.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will be organised for the general public under four main themes, namely judicial education, Hong Kong culture, partnership and co-sharing, and leisure life. |
|
||||||
![]() |
In order to identify, prevent and reduce habitual offending problem of the elderly, The Society of Rehabilitation and Crime Prevention, Hong Kong (SRACP) organised a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Elderly and Mental Health" on 19 August.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were conducted by our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vision in the past two years, with a total of 148 in-depth follow-up arrestee case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75% of the elderly became first offender when they were 60 years old or above and one in every three elderly arrestees had cognitive problem. Therefore, providing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counselling to elderly and their family to alleviate stress during prosecution processes was necessary. |
|
||||||
![]() |
The Society of Rehabilitation and Crime Prevention, Hong Kong (SRACP) held Multidisciplinary Forum on Sexual Offences on 12 July 2022. It shared the background statistics of sexual offenders, as well a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a service user. In addition, psychologists, psychiatrists, social workers and other multi-professional roles analysed the possible causes of crime, the needs of rehabilit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support to encourage public’s support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sexual offenders. A total of 207 participants joined the forum. |
|
||||||
![]() |
Having a parent in prison greatly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SRACP partnered with BGCA to launch a pilot project “Blue Bus Jockey Club Together We Grow Project”, which is funded by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to further expand the existing service, and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one-stop service support for the children and youth, whose parents are arrested, incarcerated or ex-offenders, also their caregivers in Hong Kong to promote a positiv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
|
||||||
![]() |
“StartUp 90” scheme under SRACP Employment Development Services was started from February 2017, which was funded by the Entrepreneurship Matching Fund under the Youth Development Fund. About 11 team of young entrepreneurs have been provided a wide spectrum of entrepreneurial support to help them scale up their own businesses. |
|
||||||
![]() |
為了協助更生人士在重投社會的過渡階段中改善居住環境,強化他們康復更生的資本和條件,香港善導會由2017年開始發展「甦屋計劃」 (簡稱「甦屋」) ,並於今日舉辦「尋找甦屋的故事」週年分享會,分享「甦屋」的服務成果,包括對服務使用者的個人層面和社區層面的增益。當日邀請了周大福慈善基金主席鄭家成先生、香港善導會副會長湯寶臣先生蒞臨主禮,並邀得媒體、不同嘉賓及同工出席見證第三間甦屋投入服務。 |
|
||||||
![]() |
香港善導會社會康復及預防犯罪服務由2016年10月開始,與香港警務處新界南警區防止罪案科合作,開展全港首個為被捕長者提供的支援服務項目 — 耆望計劃 (Project HOPE),並於今日下午舉行「違法長者與認知情緒關係發佈會」。 |
|
||||||
![]() |
Sracpology is a research bulletin that brings together studies and disseminates knowledge to share wisdom on studies of specific service target group. “Reconnect, Revival” is the theme for the latest issue and 176 ex-offender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search named “Overcoming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in the period of November 2017 to April 2018, to investigate th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of ex-offenders when attempted to reintegrate into the society and to mak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llenges and recidivism. |
|
||||||
![]() |
由比富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冠名贊助的香港善導會慈善高爾夫球賽已於今日假香港哥爾夫球會伊甸場舉行,為支援弱勢社群、高危青少年服務籌得港幣37.9萬元善款。今年,本會第三屆舉辦慈善高爾夫球賽,不但獲得來自本地及內地的賢達支持,更有來自新加坡、英國、德國及比利時等地的回流善長組成17支參賽隊伍,連同嘉賓、本會委員及工作人員,活動錄得超過100人出席。 |
|
||||||
![]() |
香港善導會策劃、黃明樂小姐編著、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破繭天使 – 六個甦醒的新生命」講述六位曾經離家出走、吸毒、販毒、墮胎、入獄的女性改過重生的故事。然而,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們均願意以自己的經歷去幫助青少年,於學校或青少年團體進行「現身說法」分享,勸喻青少年遠離毒品及朋黨,懂得自愛及善用青春 |
|
||||||
![]() |
[香港 - 2017年10月22日] 由香港善導會主辦,高博集團有限公司及天龍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冠名贊助 的「甦Walk 慈善行‧跑步賽 x So Hot 嘉年華」社區日2017今日於沙田公園及城門河舉行。 |
|
||||||
![]() |
[香港 - 2017年9月14日] 由香港善導會主辦,恒生銀行全力支持的「恒生青年前路探索計劃」(計劃)今日於荃新天地舉行啟動禮。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香港善導會會長彭鍵基博士SBS,以及恒生銀行商務理財業務總監袁妙齡獲邀擔任主禮嘉賓。 |
|
||||||
![]() |
[香港 -2017年7月14日] 由香港善導會轄下的社會企業明朗服務有限公司聯同香港懲教署及順聯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民官商合辦的興民邨社企麵包咖啡店–「甦爐」,在香港善導會副會長湯寶臣先生,SBS、香港懲教署署長邱子昭先生,SBS, CSDSM及順聯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曾穎偉先生的主禮下,於2017年7月14日正式啟動。 |
|
||||||
![]() |
[香港 - 2017年7月11日] 為了協助更生人士在重投社會的過渡期中改善居住環境,香港善導會於半年前發展「甦屋計劃」,並於2017年7月11日,在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青年及感化服務)郭李夢儀女士及香港善導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李翰良法官主禮下,正式啟用。 |
|
||||||
![]() |
[香港 - 2017年5月15日] 香港善導會轄下社會企業明朗服務有限公司與懲教署及興民商場業主攜手合作,在興民商場開設麵包咖啡店,每天為附近居民提供新鮮製造優質麵包糕點,同時為年青更生人士提供就業培訓機會及發展潛能的平台。 |
|
||||||
![]() |
[香港 - 2017年5月6日] 2017年是香港善導會成立的60週年,今天特別於Mikiki商場舉辦「60週年慶典 – 連繫多一點」活動,誠邀得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太平紳士作為主禮嘉賓;一個「零標籤、零歧視」的社區,對更生及精神復元人士十分重要;今次香港善導會獲得接近60個團體承諾支持「零標籤、零歧視」社區連繫宣傳運動,各個團體手持機構標誌,突顯同心建立包容社區的決心。 |
|
||||||
![]() |
[2017年4月15日 - 香港] 精神康復好比破繭化蝶的過程;我們相信精神復元人士都經歷過不同的艱苦奮鬥及掙扎,好不容易才能衝破自己的「繭」,找到人生新方向,重新生活。 |
|
||||||
![]() |
[2017年3月31日 - 香港] 香港善導會與深圳巿人民檢察院今天於深圳簽署合作備忘錄,向在深圳及干犯輕微罪行獲”附條件不起訴”、”相對不起訴"及獲判緩刑的未成年香港居民,在他們回港後由香港善導會提供更生康復服務 ( 內地稱為幫教工作 )。這是香港善導會與大陸司法機構首次的合作計劃。 |
|
||||||
![]() |
(香港 – 2016年7月7日)莫說名模需要地獄式訓練,長期缺乏與人接觸的精神病患者及被社會忽視的更生人士要有多大的勇氣才可走上時裝表演的天橋? 二十位精神病康復者及更生人士雖為邊緣社群,但他們勇於與學生溝通,把自己的故事及構思融入時裝設計,更自信走上天橋,呼籲公眾多關注及接觸社會上被忽略的一群。 |
|
||||||
![]() |
經濟發展放緩,對一般人而言轉工前要三思,對剛畢業的學生在找工作時,難免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對更生人士而言,更是一個大挑戰。面對過去的包袱,社會部分人士的標籤,經濟的壓力,一份穩定的工作絕對有助更生人士改過遷善,重投社會。幸而,社會上仍有很多僱主用人唯才,不計背景,願意為更生人士提供就業機會。香港善導會職業發展服務為了感謝這些僱主對更生人士復康的支持,於2016年6月23日假美麗華酒店舉行第五屆『善導僱主嘉許禮』,亦希望藉此活動為勞資雙方打打氣,鼓勵更多僱主加入聘請更生人士行列。活動有幸得到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 蕭偉強先生, JP、合作伙伴及一眾僱主僱員出席支持,場面熱鬧。 |
|
||||||
![]() |
香港善導會及本會社企--明朗服務有限公司--榮獲「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網站組別」金獎! 第四屆的「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於2016年4月19日舉行,有170間企業及機構獲得嘉許,本會以甦Walk慈善行山比賽網頁首次參與計劃,並榮獲「網站組別」的金獎。甦Walk慈善行山比賽網頁及其社企明朗服務有限公司網頁現在提供「無障礙體驗」予視障人士及長者,令他們從網站上獲取更多的資訊,突顯其正面的社會企業的形象。 |
|
||||||
![]() |
更生人士改過遷善後,如何肯定自己的努力成果?如何獲得社會認同?香港善導會特別為更生人士舉辦第四屆「進取的心」獎勵計劃,參考實證為本的理論模式及評估工具,設計評估範疇,鼓勵他們在七大範疇加倍努力,為人生新路向奮發向前。七大範疇包括:良朋益友互支持、奉公守法好Easy、身心健康我話事、人際理財你要知、和諧家庭成美事、工作進修冇難度及善用餘暇樂陶陶。 |
|
||||||
![]() |
由香港善導會主辦,恒生銀行全力支持的「恒生青年創業計劃」(「計劃」),透過創業培訓及「起動資金」,助弱勢青年重建自信,重投社會。首屆計劃共吸引逾160名青年參加,半數為更生青年或邊緣青年。經過嚴格評審,最終有10份創業申請獲批「起動資金」。計劃的創業分享會暨新一屆啟動禮於今日舉行,多位創業青年現身展示創業成果,及分享創業的苦與樂。 |
|
||||||
![]() |
(香港 – 2015年6月18日) 活力不再是年青人的專利!年過六十的精神病康復者及更生人士穿上與大學生合作設計的新衣,於「穿出新天地2015」的舞台上向公眾展示年青活潑的一面。 由香港善導會與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連續第四年合辦、荃新天地及Make Up For Ever贊助的「穿出新天地2015」於今年6月18日舉行;活動以「朝氣活力」為主題,共有20組參加者演繹自己的作品,當中包括14位精神病康復者及6位更生人士。 |
|
||||||
![]() |
香港善導會於2015年3月26日(星期四)順利舉辦了「優勢為本介入模式成效研究發佈會」,針對香港精神健康服務,探討優勢為本介入模式的復元成效、其適用程度及需要作出調整的範疇,並邀請了精神科專科許龍杰醫生和本會精神病康復者對其成效表達意見。 |
|
||||||
![]() |
(香港·二零一四年六月十四日) 香港善導會龍澄坊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連續第三年合辦「穿出新天地」,活動包括讓精神病康復者及大學生合作設計服飾及參與時裝表演。「穿出新天地 2014」以「與夢高飛」為主題,讓康復者穿上曾參與設計的服飾,在商場舉行的時裝表演表達個人夢想。「穿出新天地」以往只限於理紡織及製衣系學生參與,但由於計劃大受歡迎,令活動擴展至不同學系。於過去三年,合共有 54 名精神病康服者及 96 名理大學生參與此活動。 |
|
||||||
![]() |
「甦Walk慈善行山賽2014」終於在晴朗的11月23日順利舉行。衷心感謝各委員、貴賓、贊助商、支持機構及參加者的捐助及參與,令活動得以圓滿結束。 當天的開幕典禮陣容鼎盛,除主禮嘉賓懲教署署長單日堅先生、本會籌款委員會主席李鋈麟博士JP、蕭詠儀律師JP、陳慧蕊律師等委員外,一班《飛虎II》的成員包括馬德鐘、苟芸慧、梁琤及監製林志華等都到場支持,齊齊為在囚人士、更生人士及其子女「給力」! |
|
||||||
![]() |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試驗計劃」第二季將由11月14日起於數碼31台廣播,由本會製作的節目「甦Mate」,會在同日晚上八時首播,一連十三集的節目內容豐富,除了透過更生人士和他們的家人剖白經歷,亦邀請專業社工及曾聘請更生人士的僱主分享,讓公眾重新認識更生人士。此外,節目亦以真實個案改編廣播劇,由法律顧問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灰色法律地帶。 |
|
||||||
![]() |
「萬千寵愛」由DJ葉韻怡主持,逢星期日下午6時35分至8時在香港電台第一台播放。節目主要讀出在囚人士的來信,並接聼囚犯家人的電話,透過大氣電波給在囚人士帶來鼓勵。我們有幸參與8月11日的節目錄音,和各位觀眾介紹本會家庭支援服務的工作,讓大家了解多一點更生人士和他們的家人的心路歷程和需要。我們亦趁這個機會呼籲大家支持10月20日舉辦的慈善步行籌款「甦Walk」,幫助家庭支援服務籌募經費,為更生人士打氣給力… |
|
||||||
![]() |
|
|
||||||
![]() |
蘋果日報十一月十七日報導本會總幹事自加人工兩萬,報導失實。該報引述職工盟社福機構員工會會長何家漢,稱本會總幹事月薪破十萬,並非事實… |
|
||||||
![]() |
倡導檢討香港精神健康政策聯席批評,當局欠缺精神健康服務的整體策劃,難協調各部門運作,更因人手不足導致政策推行困難。 聯席促請新一屆政府,盡早成立精神健康 委員會,成員除包括政府部門外… |
|
||||||
![]() |
租貴!料貴!人工貴!近年企業的營運成本急劇上升,僱主招聘員工時額外謹慎,導 致一般人搵工難,更生人士因有刑事紀錄,搵工就更難上加難。然而,社會上仍有很多僱主用人唯才,不計背景,願意為更生人士提供就業機會。香港善導會職業發展服務於2012年6月15日舉辦『善導僱主嘉許禮』,便是希望能表揚及嘉許在競爭激烈… … |
|
||||||
![]() |
「給更生人士一份認同、給更生人士一個就業機會、給更多更生人士一個未來」。一份穩定的職業有助更生人士康復更生,預防重犯。香港善導會轄下之社會企業明朗服務有限公司於2008年成立「有粽計劃」,培養年青的更生人士成為包粽師傅,鼓勵他們自食其力,為… |
|
||||||
![]() |
香港善導會“綠洲計畫”為戒毒人士提供的戒毒康復宿舍讓人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宿舍身在毒品案件較多的油尖旺地區,憑藉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社工工作,讓這個宿舍遠離毒品,讓誠心戒毒者在這個區域找到一片“綠洲”。在香港,只要吸毒者有心戒毒,總會找到各種説明,香港社會組織發展興旺,有效彌補了政府的功能不足,有心戒毒者可以輕易找到專業的社工組織,安排短則6個月長則兩年的各種戒毒輔導,提供食宿援助、心理輔導、就業幫助等全方位幫助。只要戒毒者不再複吸,社工團體甚至會組織戒毒者免費旅行消除戒毒者的無所事事感,還會組織戒毒者參與藝術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平等接受藝術薰陶的氛圍。… |
|
||||||
![]() |
項由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崔永康博士與香港善導會藍巴士--成長之旅 |
|
||||||
![]() |
一項有關候審人士處境研究指出被落案起訴的人士在等候審訊期間,承受巨大壓力,壓力指數有如患上SARS後的倖存者,大大影響個人的健康及家庭功能,當中73.1%的受訪候審人士希望得到法院社工的協助。香港善導會法院社工服務正為他們提供專業服務 ,研究指出法院社工能夠幫助他們減低壓力… |
|
||||||
![]() |
「一人犯罪、全家受苦」,一項有關在囚及更生人士家庭的服務研究中顯示,當家庭中有成員犯罪入獄,其他家庭成員不但同樣受苦,他們所承受的傷害及折磨更為嚴重。原生家庭的支援網絡未能有效地協助他們渡過難關,他們在感到被孤立的情況下變得消 極,部份人士更患上情緒病… |
|
||||||
![]() |
是次研究顯示青少年的上網時數會隨著年紀而增加;然而,他們的守法意識,對尊重產權的價值觀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則相對下降… |
|
||||||
![]() |
香港善導會一項名為《認識欺凌》的研究顯示約七成學生曾經遭遇欺凌事件,大部分會因此感到不快。該會的預防犯罪教育單位- 賽馬會青衛谷於今年初在全港72間學校收集了共6,644 份由小四至中三學生填寫的問卷了解他們對欺凌事件的看法及經歷。結果 顯示超過半數學生缺乏對欺凌… |